2025年7月17日上午,中国评剧院原创剧目《步步高升》新闻发布会于内联升大栅栏总店举行。这部由中国评剧院与北京内联升鞋业有限公司两家非遗单位联袂打造的舞台力作,正式宣布进入排演阶段,将于8月18日、19日首登天桥剧场。“守技艺根脉、创时代新局”,为观众呈现一场跨越百年的非遗传奇。
该剧由著名剧作家王新纪执笔,著名导演王晓鹰执导,刘文田、戴锡英、林媛担任唱腔设计,著名作曲蓝天作曲、配器,由舞美设计张华翔、灯光设计温晓楠、服装造型设计赵月玲,音响设计鲍家瑞,技导蒋晓波、贾菲共同构建舞台美学。一级演员于海泉领衔主演,一人分饰两角,分别饰演贯穿清末与现代的核心人物。
此剧历经两年打磨、剧本多易其稿,力求在评剧艺术与内联升制鞋技艺的交融中,探寻非遗传承的当代路径。故事以“内联升”百年老字号历史为蓝本,通过双时空叙事演绎串联清代与现代:剧中,清末匠人孙振廷(于海泉饰)遭东家驱逐后,以“朝靴救驾”名震京华,在官员丁浩注资与任桂英暗助下创立“高陞坊”,却在官商倾轧中险遭断手危机,最终借御制龙靴扭转命运。民国初年,“高陞坊”顺应时代转型,以礼服呢千层底圆口布鞋再创辉煌。百年后,孙振廷七世孙、现代传人孙玉海(于海泉饰)力推AI生产线革新非遗工艺,却遭非遗传承人师傅李福生反对;在与才女同学钱小蕙挖掘“香鞋秘史”和建造博物馆的过程中,两人揭晓祖辈未了情缘,最终以“手工温度与科技效能并存”理念探索企业转型,同时建成中国布鞋博物馆,化解传承危机,圆满祖辈夙愿。
发布会上,主创团队及合作方代表依次发言。
导演王晓鹰首先表示:非遗本身就蕴含着历史的厚度与传奇的基因。内联升170余年的制鞋技艺与评剧近120年的艺术积淀,为这部作品提供了最扎实的创作土壤。两年来,主创团队深入挖掘双非遗的文化内核,努力用评剧特有的舞台语汇去呈现内联升的历史长卷,力求打造一部既承载传统技艺、又呼应时代精神的精品力作。
中国评剧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齐红表示:当170余年的老字号与近120年的评剧相遇、碰撞,双非遗合作的意义远超艺术层面。这是老字号与评剧艺术的创造性转化,是艺术表达形式的革新,更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生动实践。我们将继续秉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创作标准,力求创作出一部“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有力度”的舞台作品贡献给广大观众。
北京内联升鞋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程旭从文化传承角度阐述:从3000年前布鞋诞生至今,这门技艺不仅凝聚着中国人的智慧与勤劳,更承载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与精神内核。内联升作为中华老字号,既是工艺的传承,更是文化的延续。此次与评剧的双非遗合作,正是希望通过动态的舞台表演,让静态的千层底技艺“活起来”,让更多人感受到这份穿越时空的文化温度,共同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
北京演艺集团副总经理董宁则立足文化战略高度表示: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始终承载着传播京味文化、贯通艺术根脉与弘扬时代精神的使命。中国评剧院作为集团旗下的国有文艺院团,持续在时代浪潮中挖掘新题材、探索新表达,《步步高升》的创作与推出,既肩负着提升评剧影响力的艺术使命,也承担着繁荣首都文化消费的产业使命。我们期待通过这部作品,让非遗技艺与现代审美碰撞出璀璨火花,让老字号的文化IP成为北京文旅消费的新亮点。同时,项目将探索“创作与运营协同”的创新模式,为非遗传承注入市场活力,为北京“演艺之都”建设和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贡献文化力量。
为了更好地体现内联升的精神,发布会现场内联升特别赞助了这出戏的舞台表演用鞋,舞台呈现也将“形神合一”。
好戏即将登场,随着“鸣锣开戏”的仪式举行,这部原创评剧《步步高升》正式开启创排历程!
这出戏的创作不仅是评剧与手工艺的非遗对话,更是对“如何让传统活在当下”的深刻回答。《步步高升》以评剧之韵、非遗之魂,书写一部关于坚守与创新的史诗。这个夏天我们希望通过舞台,让观众看到百年老字号与百年评剧在时代风涛中步履不息的生命力。
8月18、19日,让我们相约天桥剧场,共赏双非遗的璀璨新生!